0371-63303978
2023高考已落下帷幕,经历了人生大考的高三考生,终于可以卸下紧张备考的负担,在高中时代最后一个暑假放飞一下自我。但考生们还不能完全放松,高考后,选专业、填志愿是你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关于填报志愿、选专业,你或许有这些疑问,高校招生专业有哪些?有哪些途径可以了解职业?专业与职业有哪些联系?毕业出来做什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助力考生和家长正确报考志愿和选专业!
提前批=985/211/双一流
A段三分法
1、按性质分
A段=公办一本+二本;B段=民办+独立院校。
2、按价格分
平价学费是A段,高价学费是B段。
3、按大本分
无论公母,学费高低,在《招友》上排到A段是A段,排到B段是B段
艺术A段+B段+专科=12个志愿。
平行志愿=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志愿规则=1个学校+1个专业。
12个志愿可以=12个院校+12个专业。
12个志愿亦可以=3所院校+每所院校中选4个不同专业。
12个志愿还可以=2所院校+每所院校中选6个不同专业。
1、“血型”不对。
音乐分声乐和器乐。站错队,分再高也白搭。
2、有的学校要求,文化分须达到一本线的80%,你没达到,专业分再高,无用。
3、不招色弱色盲。
你的体检表上弱盲兼具。退!
4、文化分很高,但外语很低。
有些院校要求:英语不低于60分。
——大水漫灌,找片“干地”很难!但你是摇橹划船,它是“冲锋舟”,快速锁定属于你的那片蓝天!
志愿模式:
例如——
江苏大学15人
01 动画2人
02 美术学(师范)2人
03 视觉传达设计3人
04 环境设计3人
05 产品设计2人
06 数字媒体艺术3人
(如果报该校6个专业,你得报6次“江大”,这样,12个志愿,2所院校搞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04 美术学类1人
(章程上说:要求外语成绩不低于60分,色盲考生不能报考设计学类)
英语达不到60分,退档!
录取比率:
艺术类A+B+专=50%;
普通类本+专=90%。
志愿差异:
艺术类1个院校+1个专业=1个志愿;普通类一个院校+5个专业=1个志愿。
艺术类1个专业招1-2人,
普通类1个专业招10-50人。
——没用。
高分和低分风险同在。
12个院校+12个专业,全都报的想上的,能上的一个没报。
须知,一个专业招2-3人,一下报了20人,是不是有10几人滑档。
某年,河南大学,音乐类报考比率为4180%,仅音乐类滑档4080人。
如果高分不滑档,就不会有众多A段学生录到河南艺术职院。
志愿12个是好事,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保护高分的作用。若是用不好,志愿再多白搭了。
01 如何选择大学和专业
02 理想院校or理想专业
03 志愿填报模式及相关名词解释
04 志愿填报步骤&热点问题
05高考志愿填报的8个热点问题
若高校专项计划被录取普通批志愿还可以被录取吗?
各省专项计划的填报形式和填报批次不同,在一定的批次录取。如果考生已被前一批次中的志愿录取, 则不参加后续批次的录取。
平行志愿105%投档那剩余的5%就被退档了吗?
高校录取是进行人才的选拔。平行志愿105%投档,是全部录取,还是将多余部分退掉,这要看高校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如院校在招生章程中承诺:“当考生所填报的专业都不能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进档不退档、若考生符合院校的此规定,则不会被退档。如果院校没有这种承诺,即使填报了服从专业调剂,因无计划无法调剂时,多余的比例会被退档。高校遵循的是择优录取的原则,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认真研读高校招生章程。如果被退档,则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专业级差是每个学校都有吗?在哪里查看专业极差?
部分高校在分配专业时规定了专业极差,视院校而定。具体高校有无专业极差和专业极差设置,请查看高校招生章程,或直接联系高校招办。
我第一志愿未被录取到第二志愿时会被降分处理吗?能降多少分?
平行志愿模式下不存在志愿极差。
所谓平行志愿,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是指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的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自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即所有考生排一个队列,高分者优先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院校。
如果在填报一批本科的时候,不服从调剂被退档会对二批本科的录取有影响吗?
不会、批与批之间没有联系,前一批次录取不结束,后一批次录取不开始。
6.如果被某学校退档 还能进入本批次下一个志愿学校参加录取吗?
目前大多省实行的是平行志愿录取模式。平行志愿录取模式有三个特点:
①分数优先
在检索考生志愿前,首先将所有考生分科类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投档检索时,先检索排在第一位考生所填报若干个院校志愿,依志愿顺序确定投档。再检索排在第二位考生所填报的若千个院校志愿,以此类推。
②遵循志愿
考生所填报的若千个院校志愿有逻辑顺序。检索考生所填报的院校志愿时,是按逻辑顺序即A、B、C、D-院校依次进行的。当考生总分符合首先被检索到的A院校投档条件时,且A校有计划余额,该生即被投到A院校。
③一次性投档
即按各招生院校确定的投档比例,将符合条件的考生电子档案投档给各招生院校。考生档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检索该考生的后续志愿,因此,对于考生来说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也就是说,考生一旦因各种原因被高校退档,即使他的投档分超出后续高校的调档线,也不能被投档,只能参加下一轮投档录取(下一志愿组、本批次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换句话说,同一批次平行志愿里虽然可填报多所高校志愿,但考生档案只投一次,实际只是一个志愿起作用。
7.所谓冲一沖怎样把握度的问题?
在平行志愿填报时,不妨将自己有希望 “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院校作为志原A,将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院校作为志愿B和C,志愿D填一所“保守” 院校,志原E则植“垫底”院校。其中的“跳一跳,“对口”“保守”《垫底”的几所院校就自然形成了平行志愿中的梯度顺序。这样既可避免,“高分低就”所带来的居悔莫及,又可避免万一没达到“好院校”投档分数,也有相应院校可读,而不至于落到较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当然,〝冲一冲”也应当十分慎重,也要有一定的把握。
8.我考了xx分•怎么查高校分数线?
考生或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荻得各高校或具体专业在各省近几年的录取分数情況:
①通过你省招办当年下发的《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资料 》来查询。
②通过高校的网站查询,或查接向高校招生部门咨询。往年有很多考生家长提出“我考了580分,请您告诉我报考× ×大学x ×专业能够被录取吗?”之类的问题,让老师无法给出明确回答。
06 志愿填报误区与相似专业深度剖析
07 名称相似却不有不同的专业
很多专业名称相似,
但学习内容、就业方向却大有不同!
这里有18组名称相似
却大有不同的专业
填志愿前务必弄清楚哦!
01
了解职业世界
“职业”与“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你没有明确的专业方向,也可以终为始,先对的职业进行初步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将我国职业分类体系分为8个大类、75个中类、434个小类、1481个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型职业增多,职业数量远超出职业分类大典的范畴。自2019年起至今,人社部陆续公布了近百个新职业,这些新职业集中在高新技术、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新型职业的诞生,正是因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发展目标。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未来主要聚焦“12个强国”:促进“制造强国、航空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落实“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强化“质量强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适应数字化转型、产业基础高级化趋势。
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成为十四五期间的重大科技战略方向。
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给未来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很多职业对于未涉足过的同学来说,可能就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职业的主要工作是什么,每天的具体工作到底做什么?这些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以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为例,作为2019年人社部公布的13个新职业之一,经专家论证、社会公示确定该职业是从事与人工智能相关算法、深度学习等多种技术的分析、研究、开发,并对人工智能系统进行设计、优化、运维、管理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主要工作任务如下图所示。
此外人社部公布的其他公布的新型职业都有具体的工作内容介绍,对这类职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人社部网站进行查询。
除了官方定义,想了解更多具体的职业现状,建议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职业信息相关的数据库、学术论文。如了解人工智能相关信息,可以查看国家统计局对行业薪资发展情况的解读、最新发布的行业发展蓝皮书等。关注职业相关权威专业网站、论坛社区,获取相关专业人士的解答。咨询在职人士,包括具体的工作时间安排、在相关行业领域的人都具备怎样的能力和性格特征?什么样的专业教育背景对于这类职业会有帮助。整个职业领域或行业的薪资水平是怎样的?3至5年行业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影响这个行业的因素有哪些?从哪里可以获得相关专业的信息?
02
专业与职业之间的联系
大学里的专业设置与未来职业需要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大学的专业学习与将来的职业选择也是两码事。所以在选专业时,既不能不顾将来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盲目选专业,也不能将选专业与选职业简单地画等号。
据教育部2月公布的数据,2021年度31种新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目前共有12个学科门类,703个专业。
在众多专业中,有些学科专业与职业对应路径是清晰的,比如教育学面向教育相关行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多数成为教研人员、教师等;医学主要培养医疗行业人才,想成为医生就必须有临床医学、中医学……等专业学习背景。
但大多数情况是,一对多或多对一,专业和职业之间相互交错着。读了某个专业并不能确定能从事什么职业,只能说读了某个专业能找某一类工作,我们的未来也不应被某个学科专业定义。例如,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并不唯一,理论研究、数据分析、软件开发、金融保险、教师等等都是数学人才可以涉足的领域。
如今,交叉学科的发展使得专业与职业一对多的情况更加普遍。很多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新兴交叉学科,培养满足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将传统的工科、文科、农业、医学等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相结合,例如空间科学与技术就是在物理、化学、地球科学以及计算机、信息等专业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交叉学科,研究地球、大气、太阳系以及行星范畴的科学问题,顺应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测等任务的开展下,我国对空间科学人才的大量需求。
03
探索自我职业目标,助力大学专业选择
在了解了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后,选专业时还有几个疑问需要解决。除了分数和位次,你是否喜欢这个专业?你是否擅长这个专业?毕业后你是否愿意从事相关的职业?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职业目标出发。
虽然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未必代表未来的职业,但是如果我们能在客观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做出适合的专业选择,那将为我们一生的事业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只有确立了职业目标之后,有努力的方向,才会有动力去追求,明确职业目标也更有助于选择专业方向。
那么如何设定职业目标呢?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自己的兴趣、实力等各方面定位得越准确,在志愿填报的时候目标性就越强,就越不容易出现偏差。在高中阶段,有同学对自己的兴趣并不明确,或者认为尽管在这个阶段有感兴趣的事,未来难免会随着各类因素有所变化。但至少可以用排除法,排除不擅长不喜欢的事,划定自己能接受的兴趣范围。然后在兴趣范围里,了解有哪些专业,专业的就业方向是什么?是否愿意从事相关职业?
另外,确定职业目标还可以结合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和实际情况(家庭、学习、教育、性格、特征等)。设定职业目标时可以问自己以下问题:
1.如果考虑前途、社会评价等各种因素,你希望能从事怎样的工作?
2.为什么设定这个职业目标?
3.学习哪些专业或掌握哪些技能可以更快的拉近与职业目标的距离?
4.你的职业目标大体上分为几个阶段?
5.大学四年你有哪些具体目标?
6.毕业后三至五年内你会做些什么?
认真回答了以上这些问题,职业目标也基本明晰了,那么你离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更近一步,在读完大学后,不会再为选择了某个专业后自己能干什么而迷茫、为就业问题焦心。
最后,祝今年高考的考生们都能被录取到自己满意的高校、适合自己的专业,所学即所爱!
邮箱:2300789249@qq.com 服务热线 : 0371-63303978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花园路交叉口东南角兰德中心2509